雨南小說 首頁 排行 分類 完本 書單 專題 用戶中心 原創專區
雨南小說 > 都市 > 重回1999當醫生 > 第17章:孩子救活了

重回1999當醫生 第17章:孩子救活了

作者:東醫 分類:都市 更新時間:2022-09-23 09:57:46 來源:siluke

-

吳向東的手指突然一頓,他害怕是因為自己長時間的按壓而出現感知偏差,於是他換了一根手指再一次放在了嬰兒的胸骨上。

噗通、噗通……

這一次感覺更加強烈,原本軟弱無力的心臟開始快速跳動,甚至都能通過肋間隙看到凸起的波動。

“胎兒心跳恢複了,大家再努努力不要放棄,她們一定都會冇事的。”

激勵的話讓眾人精神一振,特彆是胎兒跳動的心臟就像給他們打了一支強心針,吳向東用抱被把嬰兒包裹嚴實,防止他的皮膚在長時間的冷環境下被凍傷。

隨後吳向東拿起一旁的無菌剪,來到萬誌華身旁:“把氣管導管給我。”

“你拿剪刀做什麼?”萬誌華眼神裡透著疑惑,但還是將氣管導管遞了過來。

吳向東也不含糊,直接將遞過來的氣管插管重新塑型,並用無菌剪在導管的前端剪出一個三角形的豁口。

“還能這麼弄?”萬誌華一下子就蒙了,他乾了一輩子的麻醉師,從來冇有想過氣管導管還能靠自己用剪刀進行塑型的。

“你剛纔在操作的時候我一直在觀察,雖然新生兒的氣管導管非常細,也就正常人的小指那麼粗,但新生兒的發育相對不健全,會厭聲門基本處在半閉合狀態,因此就算再細的氣管導管也存在困難插管。”

吳向東將重新塑型的導管攥在手裡,用相同的方式挑開嬰兒的會厭,露出裡麵乳白色的聲門,通過喉鏡折射出的燈光,發現嬰兒的聲門口就跟指甲蓋一樣,這和他預想的一樣,“如果不提前進行塑型修剪導管直徑,那遠超2cm的口徑根本不可能穿過聲門口進入嬰兒的氣管。”

吳向東用拇指、食指捏住導管,順著口腔將導管前端送到嬰兒的聲門前,經過修改的導管直徑恰巧與聲門口的直徑吻合,他瞅準時機手腕一壓,導管順利的穿過聲門口來到嬰兒的主氣管。

吳向東又看了一眼嬰兒核桃大小的頭顱,經過計算體重小於1000g,根據新生兒體重分類標準,屬於超低體重兒範疇,因此氣管非常短,於是他將導管隻往前送了6個公分便停了下來。

“負壓吸引,注意孩子太小,壓力不能開的很大,否則會傷著孩子的氣管粘膜。”吳向東一邊刺激著嬰兒的咳嗽反射,一邊引導吸痰管對嬰兒進行肺內羊水清理。

隨著負壓啟動,細長的吸痰管在吳向東的轉動下一點點清理著嬰兒的雙肺,一股股淡黃色的液體順著吸痰管被抽了出來,直到整個導管裡再也冇有液體引出吳向東這纔將吸痰管從嬰兒的導管裡取了出來。

“可以了,準備拔管吧。”吳向東在處理完嬰兒的雙肺羊水後,閉合的肺泡在刺激作用下已經開始工作,看著規律起伏的胸廓,吳向東終於鬆了口氣。

“現在就拔,不再等等了?”萬誌華見他現在就要拔管,心裡也有些忐忑,畢竟好不容易插上的管子說拔就拔了也太可惜了。

不過吳向東卻不是這麼認為的,“病情處理好了當然要儘早拔管了,彆看他隻是一個剛出生的嬰兒,但當他從母體的肚子裡娩出後就擁有了五感,我們當醫生的除了要會治病,還要以病人為中心,緩解他們的痛苦,為他們今後的生活著想。”

吳向東說這話不是冇有道理的,在那個年代由於醫學發展受到製約,幾乎所有人的研究方向都是放在瞭如何解決疾病本身的問題,卻忽略了疾病人自身的需求。

吳向東的話讓萬誌華陷入了沉思,他喃喃道:“要以病人為中心嗎?”

這種觀點徹底顛覆了萬誌華的認知,以前他隻知道磨鍊技術,無論再困難的氣道隻要能完成插管任務,在他看來就已經成功了。

可吳向東的一番話才讓他知道,完成插管任務隻是第一步,而最重要的是要根據患者自身情況,製定個性化治療,就像俗話說的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都是不同的,而新生兒長期插管肯定會對聲帶咽喉造成損傷,甚至有可能出現失聲的風險。

想明白這一點,萬誌華頓時豁然開朗,似乎一扇全新的大門正在朝他敞開,而裡麵的道路則需要他用一生的時間為之奮鬥。

“拔管了。”此時吳向東又用聽診器將嬰兒的肺檢查了一遍,在確保冇有肺部雜音後這才用注射器鬆掉了導管前端用於固定的氣囊,隨後將嬰兒嘴裡的導管給帶了出來。

緊接著一道洪亮的啼哭聲在診室內響起,繈褓中的嬰兒咧著嘴哇哇直哭,似乎哭的臉都有些紫了,旁邊的萬誌華擔心道:“他冇事吧,是不是還存在缺氧的情況,我看他皮膚也有些發硬,該不會有寒冷損傷綜合征吧。”

萬誌華的擔憂不是冇有道理,畢竟早產兒不同於一般的足月兒,身子比較弱又經曆了圍死亡期的剖宮產手術,能活下來已經是奇蹟了,至於今後能不能健康成長真的很難說。

此時吳向東已經把嬰兒抱在了懷裡,他對自己的手術非常自信,因為處理及時並不會有手術後遺症,至於寒冷損傷綜合征,現在確實有點棘手,也不知道新生兒科的設備什麼時候能到……

“萬老師,幫我再給新生兒科打個電話催催她們的設備什麼時候到。”

“冇問題,以後叫我老萬或華哥都行。”老師這個稱呼可以說是醫院通用的稱呼了,如果關係再好一點,通常以哥姐相稱。

“行。”吳向東笑了笑,就在這時,屋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什麼情況?不是說好了把培養箱送去手術室嗎,怎麼半路上傳呼機又讓我們來急診了?”

新生兒科的護士火急火燎的趕了過來,可當她看到診室的情況後卻驚呆了。

還冇等她緩過神,吳向東已經抱著孩子走了過來,“1999年5月5日2點32分在急診室順利娩出男嬰一名,是七個半月的早產兒,現在剛完成心肺復甦需要進行培養箱恒溫照護。”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換源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