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少夫人當時還年輕,被婆婆這麼一嚇唬,去找長房算賬的事,立馬就忘了,生怕被婆家給休了。
那邊劉三郎也被劉侯爺叫過去,講了一下午的兄友弟恭,冇辦法,兩口子當時都有些慫,這件事就這麼不了了之了。
一開始,劉三郎還期待父兄能早點給他安排個差事,可是一年年的過去,他兒子都要十歲了,所謂的差事連個影子都冇有,他也就不再期待了。
可是他不期待,三少夫人卻不願意任認命,尤其是老四兩口子的事情,帶給她的震撼很大。她這段時間一直都在想,當初他們要是有那個魄力,直接收拾東西離開劉家,現在會是什麼樣子?
這種遺憾的情緒,尤其是在她回了趟孃家後,知道之前接手丈夫那個職位的人,現在已經是五城兵馬司的校尉時達到頂峰。雖然那隻是六品武官,可也比夫君在家無所事事要好吧。
而且這還不到十年,武官是越到後麵越容易晉升。
從孃家回來後,三少夫人就一直攛掇夫君學四叔的法子,大不了他們不要分家的東西了。
而且,就憑公婆對長房的偏心程度,他們將來八成也是分不到什麼好東西的。
她爹雖然冇有根基,但是打了這麼多年的仗,家底還是有的。她是家裡唯一的女兒,當年的嫁妝也是不少的,就憑她的嫁妝,他們這一房也能過的舒舒服服的,而且還不用天天受長房的氣。
還有句話她誰都冇說,根據她的觀察,侯府其實已經有些入不敷出了。想想也是,這些年為了給長房鋪路,多少真金白銀的灑出去,再厚的家底也經不起這樣折騰。
她其實是真的想不通公爹是要乾什麼,劉大郎在城防營混了那麼多年,去年敬王謀反案是多好的立功機會,可人家呢,剛好趕著那個點“生病”,硬是在家躺了半個多月。
等回去後,彆人都升職了,隻有他還是原來的職位。就這,公爹還打算把將其打造成一代名將,也不知道公爹是哪來的自信?
她還真不知道曆朝曆代,哪個名將如此貪生怕死?連她爹都說,劉大郎根本就不是那塊料!
三少夫人抱著兒子,瞥了眼丈夫,“你到底是怎麼想的?”
其實他們比四房還更有優勢,他們離開劉家後,根本就不用四處躲藏,她找人回去送個信,讓他兄長來接他們就是,公爹那邊自有父親幫他們頂著。
四弟妹那是孃家爹靠不住,所以隻能“消失”。
妻子分析了這麼多,劉三郎還是不太願意的,他現在已經冇有什麼雄心壯誌了,隻想安安穩穩過日子就是。可是他也知道妻子說得有理,要是不趁著這個機會出去自立門戶拚一把,以後他就真的隻能看大哥臉色行事了。
三少夫人歎口氣,不得不說,公爹和劉大郎的拖字訣真的很管用,這要是五年前,夫君說不定早就跟她一起搬出去了,可現在,時間已經消磨掉他進取心了。
人一旦安逸久了,是不願意折騰的,可是不願意,也要折騰,隻要能擺脫劉家的控製,就算他這次考不上武舉,大不了她再去求求爹和兄長,再幫他安排個其他差事,不管多小的都行。
她實在是看不得一個大男人冇有正經事,天天都是出去吃飯,喝茶,聽戲,那和個廢人有什麼區彆呢?
三少夫人捏了捏兒子的手,劉小郎立馬道:
“爹,咱們就搬出去住吧。我不喜歡和大哥他們一起去學堂,先生從來都是隻管大哥二哥,不管我們的,而且下課的時候,大哥和二哥還總是仗著個頭高欺負我們。”
他口中的大哥二哥就是劉大郎的兩個兒子。
劉三郎皺眉道:‘’那你怎麼不告訴我?”
劉小郎直接攤手道:“我告訴您,您能幫我去揍大哥他們一頓嗎?上次二伯想去給三哥出氣,不也冇成嗎?”
“而且,那天大哥二哥還說我們都是打秋風的,這個侯府是他們家的,我們就是在這白吃白喝的,還說早晚有一天要把我們給趕出去。爹,我們難道真的是在大伯這借住的嗎?我們家冇有自己的宅子嗎?爹,我不喜歡寄人籬下的感覺。”
劉三郎:......
他看了眼媳婦,“你教他說的?”
三少夫人拍了兒子一下,“去給你爹講清楚,是不是我教你編的瞎話?順便把你被欺負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說清楚,彆讓他覺得咱們娘倆在誣陷人。”
見兒子真的要過來解釋,劉三郎擺擺手,“不用了,我相信你們。”
他站起身來回走了兩趟,還是有些猶豫,“四弟離開已經很傷爹孃的心了,咱們要是也離開的話,爹孃那邊......”
“爹孃那不是傷心,在爹孃眼裡,隻要長房一家好好地就夠了,。們那純粹是因為彆人的議論而惱羞成怒,他們想的是劉家的名聲。”
劉三郎剛想說他也是劉家人,也要考慮劉家的名聲,就被妻子打斷了,
“你考慮劉家的名聲,可劉家考慮你了吧?再說爹孃百年後,咱們家是一定要搬出去的,到時候咱們就是旁支,能代表劉家的隻要長房,我們在外麵就是想代表劉家,都冇有這個資格。”
“可,可我這麼大年紀,不像四弟還年輕,我......”
三少夫人再次打斷他,
“我又冇說一定讓你去考武舉,咱們出去後,或者是自己活動關係,或者是去求我父兄,隻要你能有個正經差事做就可以了。”
說著,三少夫人開始落淚,
“我不是非要逼著你一定出人頭地,我隻是想讓你能活得有尊嚴,咱們一家三口能不受束縛,開開心心的,俺怕是吃糠咽菜,粗布麻衣都無所謂。”
“夫君,咱們要是不跨出這一步,以後咱們兒子也會像你一樣被困在這個宅子裡,什麼都做不了。將來隨便給我們一些東西,他們還覺得是對我們莫大的恩賜,我們還要逢年過節的來配合他們演戲,讚頌他們的善心,那樣的日子,你不覺得憋屈嗎?”
-